English

绚丽的人生高洁的品格

1998-04-21 来源:光明日报 陈双璧 陈雁 我有话说

在走过了一个世纪的漫长道路之后,帅孟奇静静地走了。

她是在花团锦簇的春天走的,她是带着欣慰和笑容走的。

党和国家领导人来了,她抚养和照顾过的烈士子女来了,与她共同战斗、工作过的同志们也来了……人们来向这位把一生无私奉献给革命的老人作最后的告别。

虽然老人生前曾嘱咐过:“我已高龄,死是自然规律。记住,我死后,你们都别哭!”但是,很多人仍忍不住轻轻饮泣。因为他们太敬佩太爱戴他们的帅大姐、帅妈妈了。

人们敬她爱她对敌人大义凛然,从不屈服。

早在大革命时期,帅孟奇就已是中共汉寿县委领导人之一,参与领导了汉寿县的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党组织派她去长沙、武汉寻找上级党组织。她匆匆吻别了熟睡中的7岁女儿,就连夜走了。谁知这一走就是10年,这一别就是永诀。

形势急剧恶化,党组织送她去苏联学习。1930年回国后,派她去武汉、上海等地做党的秘密工作。1932年10月,她在领导上海丝厂工人罢工时被捕。敌人对她施用酷刑,用杠子压断她的腿骨,灌煤油水使她七窍流血,但她视死如归,始终保守住党的机密。

在这期间,敌人残酷地毒害死她幼小的女儿,逼疯了她的母亲,逼走了她的父亲,丈夫也以为她死了而另组家庭。当帅孟奇被党组织营救出狱后得知这一切时,并没有被家破人亡的打击击垮,而是更坚定了她跟着共产党为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而斗争的决心。

人们敬她爱她敢于坚持原则,无私无畏。

1939年,帅孟奇当选为湖南省出席党的“七大”代表,来到了延安。在延安整风中,当康生掀起所谓“抢救运动”时,党内一些同志进行了抵制,帅孟奇坦诚地向党组织说出自己的看法:她不相信有那么多特务,更不同意全面否定在国民党区域工作的地下党。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很快发现了“抢救运动”的错误,决定对审干工作进行甄别。

帅孟奇被派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甄别委员会主任。她怀着对党对同志高度负责的精神,为许多受冤的同志一一甄别平反。她以敢于处理疑难案件而给党内外的同志留下深刻印象。“文革”后,一位参加过延安整风的老同志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还称赞说:特别是帅孟奇,她严格掌握政策,赤诚对待同志,坚持对一个人只作一个结论,不留“尾巴”,并同本人见面。

1949年7月,帅孟奇奉调到中央组织部工作,并于1956年11月升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她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同志关怀体贴,平易近人。尤其是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她坚持实事求是,敢讲真话。在反右倾时,她收到一封来自兰州的申诉信。为了核清事实,她亲自去兰州调查,使兰州大学一位副校长免戴“右倾”帽子。张闻天同志的夫人刘英大姐称赞她“不是随风晃荡的柳条,而是支撑党的大厦的柱石”。只有出于公心而无私的人,才能无畏。

人们敬她爱她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文革”中,帅孟奇被林彪、“四人帮”一伙诬陷为“叛徒”、“特务”、“内奸”,受尽凌辱、虐待,被关押了长达7年之久。在一间不见天日的黑牢里,帅孟奇被折磨得全身浮肿,几乎患尿毒症死去。但是,她没有屈服,从不“认罪”。一些“调查组”来调查其他同志的政治历史问题时,她仍然实事求是地出具证明,不畏呵斥,不怕株连。

1976年元旦,正值“四人帮”猖狂的时候,帅孟奇写下了一首诗:

一年梅花一度春,

傲霜战雪迎春归。

漫山萌芽向阳发,

粗杆老梅绿叶生。

她坚信真理终将战胜邪恶,“四人帮”横行不了多久。

“四人帮”被粉碎了。在邓小平等同志的关心下,81岁、双目几近失明的帅孟奇于1977年的最后一天回到了北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帅孟奇获得彻底平反,出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组织部顾问。她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等方面工作中去,并为此做出了很大贡献。1982年,为实现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帅孟奇主动要求退出领导岗位。

人们敬她爱她严于律己,清正廉洁。

帅孟奇一直十分关心党风问题。她撰写过多篇文章,呼吁干部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要把心思放在为自己子女、亲属走“后门”,升学、出国、谋好工作上。她自己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1950年,帅孟奇出差去长沙。她的寡弟媳拖着5个孩子生活很艰难,想请她给一个孩子安排个工作。帅孟奇没有答应。她一边鼓励年轻人凭自己的能力去报考学校或工厂,一边主动提出把刚满6岁的小侄女带到北京来抚养,以减轻弟媳的负担。

1964年,纺织工业部成立政治部,准备选调一些基层干部来做政治工作。当考察人员发现山西榆次经纬纺织机械厂党委组织部干事帅承戡是帅孟奇的亲侄儿时,有心调他来京。当他们把这个想法告诉帅大姐时,帅大姐马上制止了。她说,他在基层锻炼很好,让他自己去闯,不要给予任何照顾。帅承戡就这样在纺织机械厂工作了一辈子,直到去世。

帅孟奇长期握有组织人事大权,但她却从没有想过要用它来谋私。八十年代初,帅孟奇家乡的一个侄孙子打着她的旗号去找县委书记,要求在县里安排工作。帅孟奇得知后,马上给县委书记去信,告诉县里,凡亲属以她的名义去找他们谋求特殊照顾的,一律不要理睬,按政策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同时她写信给这个孩子,严肃批评他的错误,鼓励他做个有志气、勤劳、勇敢、诚实的青年。

人们敬她爱她艰苦朴素,无私奉献。

生活简朴是帅孟奇的一贯作风。五十年代做的一套黑呢制服,她一直穿到八十年代,领口、袖口、下襟都打了补丁。她唯一的一双皮鞋穿了30年。1994年,她因住处拆迁而搬家,搬家工人看到她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至今还用着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不免惊讶地说:“这就是首长的家?”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这是帅孟奇常说的话,以此告诫大家不要去争待遇,比财富。她自己更是从不争待遇。解放初定干部级别时给她定为7级,1956年她升任副部长后,组织上要给像她这样的老同志提级。帅孟奇极力反对,主张先给低工资的同志提级。

平时省吃俭用的帅孟奇,对公益事业却非常慷慨。当她拿到“文革”中被扣发的两万元工资后,想到的第一桩事是要帮助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国家渡过难关,她毫不犹豫地把这笔钱全部捐给了国家。1980年,当她得知家乡遭受水灾后,又马上把刚退还给她的买公债积蓄的5000元钱寄了回去,支援修复被洪水冲坏的小学校舍。

帅孟奇对下一代更是格外关心。早在延安时期,她就抚养照顾过不少烈士子女。她经常自豪地说:“我这个没有孩子的家倒成了孩子最多的家!”她多次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捐给教育事业。湖南省青年自学成材奖励基金会,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等单位都收到过她的捐款。1989年3月,她患过一次脑血栓后,立下遗嘱:在她身后所余存款全部捐给教育事业。

帅孟奇没有给她的亲属留下一分钱,她留给他们的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德。

没有孩子却儿孙满堂,

没有视力却有敏锐的目光,

没有权力却最受崇敬,

没有享受却活得最长。

这四句赞美帅孟奇的诗道出了人们的心声。

人们还在络绎不绝地来到北京医院,来向他们所敬佩所爱戴的帅大姐、帅妈妈做最后的告别。

静卧在鲜花翠柏丛中的帅孟奇是那样安祥、那样慈爱,鲜花缤纷的色彩辉映出她绚丽的人生,翠柏挺拔的枝叶衬托出她高洁的品格。帅孟奇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